当下高闯将自己的女人和小孩儿安顿在另一房间,开始带着三人仔细在房中搜索。一边寻找,高阳问高闯道:“关于你父亲的事情,你了解多么?”
高闯道:“听我娘讲,我爹就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那时候我娘刚怀上我,正赶上大雪封山,家里的粮食也快断了顿儿,没有办法,我爹就和屯子里其他几位大叔一道去打猎,就……再也没回来!”顿了一顿,高闯道:“听那几位叔叔讲,我爹是为了救其中一个伙伴,掉入悬崖,后来大伙儿找了很久,一直没有找到。”说到这里,高闯神色黯然。
三人都不由自主叹了口气,毕竟是崔二胯子的后人,高闯的父亲,看来也是一位好汉。高闯忽然道:“对了,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是我娘告诉我的,这件事情,一直让我觉得很奇怪!”
萧伟道:“什么事情?”高闯回忆了片刻,道:“我娘跟我爹感情很好,所以后来经常会跟我提起我爹最后一次离开家的场景,她说我爹临走那天,心情特别好,摸着我娘的肚子说:‘娃啊,你快点出生,等你一生出来,爹就要走了,帮你爷爷去办一件大事!’爹说完这句话,就出了门,那是他跟我娘说的最后一句话。”
萧伟问道:“你爹说要去帮你爷爷干一件大事?”高闯点头道:“不错!这些年来,我也经常会想起,我爹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一直没有答案!”
三人面面相觑,一时也都想不明白。萧伟突然道:“我明白了,崔二胯子肯定是让高闯他爹去给他下到墓道拿财宝!”大伙儿都是一愣,高阳摇了摇头,道:“不会吧,那座墓道里面机关重重,高闯的父亲又不会开锁,那不是去送死么?”萧伟道:“说不准,崔二胯子当年留下了开启墓道机关的方法?”
高阳和赵颖都摇了摇头,萧伟讲的应该不太现实,当年进入墓道能够开启机关的,只有老四和老八两人,崔二胯子应该是不了解开锁的,而且他是被鬼子围剿后侥幸逃生,回到崔家屯,怎么可能身上带着开启墓道机关的秘笈?
见两人都不说话,萧伟道:“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个线索,对了高闯,这些年,你在家里见过你爷爷留下的什么东西没有,有价值的?”
高闯回忆了片刻,摇头道:“没有,这么多年了,早就不在了!”萧伟又道:“那辆摩托车呢?你见过没有?”高闯道:“摩托车,什么摩托车?”
萧伟奇道:“当年我爷爷和崔二胯子逃回崔家屯,是开着一辆摩托车回来的,不是一直放在你家地窖里么?”高闯道:“我家的地窖?里面什么也没有啊?”萧伟不由分说,拉上高闯,道:“走,你赶紧带我们去看看!”
当下高闯前面带路,四人人走到后院。东北庄户人家院子一般很大,前面一般用来养鸡养猪、种些蔬菜,而后院则是存放杂物,菜窖一般就会设在这里。来到后院正中间,高闯掀开地上一扇草席,再打开铺在上面的一块木板,地窖入口露了出来。大伙儿沿着梯子爬了下去,高闯取出火柴点亮油灯,这是一个四平米不到的地洞,里面空空荡荡,一目了然。高闯道:“这里是冬天存菜的地方,这季节就空了。”
三人在这不大的空间里转了两圈,果不其然,如高闯所讲,地窖里除了两大缸咸菜,别无一物。萧伟举起油灯仔细检查周围墙壁,只见四面墙壁也非常平整,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颜色已经黑,看不出黄土本色。萧伟伸高闯道:“你家没有别的地窖了吧?”
高闯肯定地答道:“没有。”萧伟道:“应该就在这里了,在这个地窖之中,应该有一处暗门!”高闯惊道:“真的?怎么俺娘从来没有对俺提起过?”我道:“很可能你娘也不知道这个秘密!”当下萧伟把曾老笔记中崔二胯子家中地窖的描述向高闯讲了一遍,高闯听罢,兴奋得直搓手,道:“这么说来,俺爷爷留下的东西,一定在这里面了?”
萧伟点头道:“完全有可能,起初我以为你知道这处暗门,所以也没往这儿想。现在看来,线索很可能就在这里!你能不能找一根钢钎过来?”高闯点头翻上地窖。按照曾老的描述,地窖暗门应该就在墙后,外面用黄土盖上作为掩饰,萧伟又用油灯照亮,向四面墙壁看了看,可能是年代太久,从外观上看不出任何痕迹。
过不多久,高闯取来了一根钢钎,萧伟强压心头激动,接过钢钎,从左面墙壁开始,用钢钎一钎一钎向黄土墙内扎去。果然,当试到第二面墙,钢钎捅进不到二十公分,“吭”地一声,已经结结实实扎在黄土后面木头之上,萧伟呼道:“就在这里!”
高闯三下两下将前面土墙扒开一个缺口,二十公分的黄土之后,一道木门一角清晰地出现在四人眼前。大家脸上都是掩饰不住的兴奋表情。萧伟扔下手里钢钎,伸手抄起地上铁锹,不到十分钟工夫,整座木门呈现在大伙儿面前。
萧伟手执油灯走到近前,仔细观察这扇木门,油灯太暗,并不能看得太清,高闯爬到上面将地窖的顶盖完全掀开,一缕阳光射进,只见平整的木门上,挂着一把陈旧的铜制挂锁,由于年代还不算是太过久远,这把铜锁保存得还是相当完整。萧伟掏出随身携带的开锁工具,对高闯道:“得费点劲儿把这锁捅开!”
高闯裂开大嘴笑了笑,道:“哪用这么麻烦,我来!”高闯将他拉到身后,用手抓住门的铰链部位一用力,“吱吱扭扭”轻响过后,轰隆一声巨响,大门轰然倒下。一大团尘土扑面而来,四人都往后退了几步,待尘埃散尽,只见门内密室正中央,一辆巨大的摩托车呈现在四人面前。天眼 第一卷 天眼 第二十章 吉林之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