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小鬼难缠

+A -A

    汉武帝……一个让陈明纠结而又崇拜的人物。

    想到这里,陈明心中一惊。哦,对了,现在还不能叫他武帝,武是谥号,是盖棺定论。用谥号称呼没挂的皇帝,是会死人的!

    这是张恒留下的常识。

    说起来,陈明所占据的这个身体,还真读了不少书。幼年之时,因为家境还算富裕,张恒便被兄长送到河间的毛博士的学馆中求学。

    所学的乃是《毛诗》。

    所谓毛诗,乃是诗经在西汉经过整理与重新编辑后的一个版本。

    虽然天资并不出众,但靠着勤奋学习,张恒倒也还算得上是这个时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了。

    便连名字中的恒字,都是师长给起的,恒,德之固也。这是《易经》中的解释。

    不管怎么说,对于多出的这些知识,陈明还是感觉很欣慰的——不管在什么时候,知识总是有用的,不管在什么时代,知识分子都是受人尊重的。

    说起来,张恒的家境还算可以。

    他家从曾祖辈的时候,就被中央政府从蜀郡迁徙到关中,作为充实关中人口政策的受益者,张家世代都是汉朝政权的坚定支持者与拥护者。

    祖父时因为参与平定七国之乱立有战功,从而把爵位从官大夫升到了公乘,这可是高爵了,见县令都不用拜,只需要揖首,地位大概跟后世的举人差不多。

    按照《田律》公乘可以合法的占有二十顷土地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山林,宅地。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国家授田,除了高祖那几年因为地多人少而可以足额授予之外,其他时候,大都不能足额获得,通常只有法定授予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因此,在张恒祖父那一辈授田的时候,只获得了六顷多一点的田地以及百来亩山林。

    不过,凭着对土地的热爱与三代人的接力,到现在,张恒家已拥有良田十三顷,山林数百亩,在关中来说都属于中等地主家庭了。

    所谓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

    两年前,张家的顶梁柱,把张恒从小抚养长大的兄长张旦染上了风寒,在这个时代,染上风寒就意味着赌博,运气好或许躺几天就好了,但张恒的兄长运气明显不好,风寒发展成了肺炎,很快去世了。

    留下一个遗孀和尚未加冠的弟弟,在这个世上相依为命。

    上个月,张恒自己又不知道怎么搞的,喝醉酒了耍酒疯,结果受凉染上了跟哥哥一样的风寒。

    为了给张恒治病,嫂嫂是几乎用光了家里的积蓄。

    若是再这么拖下去,估计就要卖田卖地了。

    整理完张恒的记忆,陈明就注意到了那个漂浮在自己意识中的雕像。

    对于这个来历不明,又神奇的跟着自己一同穿越,还漂浮在意识中的东西,陈明完全无法理解。

    回想起那个老道士的一举一动,陈明嗅到了一股浓厚的阴谋味道。

    但,这能怪谁?

    贪婪……戒之,戒之!不知不觉,陈明的思想中有了张恒的影响。

    纷乱的思维与频繁的思考,消耗了陈明太多的气力,渐渐的他的意识重又回到了黑暗中。

    -0-0-0-

    陈明再一次有意识的时候,是被一阵喧闹的声音吵醒的。

    “张夫人,奉上官谕令,你们家今年的刍、稿之税该交了!”

    一个刺耳的粗重男声传入陈明耳中。不知为何,陈明一听到这个声音就心头火起,怒不可谒。有一种想杀人的冲动。

    “知道了……”略显疲惫的女声传入陈明耳中:“只是尚请明公宽限些时日……”

    “是嫂嫂……”陈明心中忽然生出无限的愧疚。

    这是张恒依然残留的记忆和情感。

    在张恒的记忆中,自兄长去世,这个家便是嫂嫂在支撑。为了给他准备饭菜,嫂嫂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夜深了,嫂嫂房中的油灯还是没有熄灭,那是她在缝制衣裳,靴子,给张恒游学时穿用。

    嫂嫂就像母亲一般给予了张恒无微不至的关怀。

    “张夫人,在下也没办法!”那个男人似乎很无奈的道:“这是县尊大人的谕令啊!”

    “这是落井下石!”男人的话在陈明脑海中只转了一圈,陈明就几乎立刻得出了结论。

    什么叫没办法?

    按照《田律》国家征收的土地税分为田赋,刍赋,稿赋。

    自卿以下,每年五月征收赋钱,十月收刍稿一石。这是给国家的税收。

    然而,就跟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一样,基层政府的开支在汉代也是要摊入百姓的负担中的。跟统筹款差不多,汉律规定,每顷土地要负担刍三石,稿两石。

    律法上称为刍赋与稿赋。

    所谓刍稿,指的乃是牧草跟秸秆,这在以骑兵为主要战力的汉代,是属于跟石油差不多的战略资源,是国家军队的必需品。

    然而,实际上真正征收实物,也就是牧草跟秸秆的,也就是十月的那一次。

    剩下的,可以选择交钱或者实物。

    真正可怕的不是这个,而是律法规定,县一级政府的长官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征收这部分刍稿税作为政府的办公费用。

    这就给了地方官与豪强勾结,从中渔利的机会。

    想一想就知道了,每年秋收之后,地方官是绝对不会征收刍稿的。这就导致农民不得不贱卖自己收获的刍稿,等到了冬季或者春播时节,刍稿资源匮乏,价格高企的时候,要命的老虎就来了。

    “农夫父子,暴露于中野,不避寒暑,锄草耙土,手足胼胝。已奉谷租,又出稿刍。乡部私求,不可胜供!”陈明脑海中忽然浮现起这段文字。

    过往时节,张家在当地也算得上是大户了,张恒又拜入名门求学,地方官吏倒也不敢欺压。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

    张恒如今病倒在床,染的又是风寒之症,当家的不过一寡居妇人。

    如此好欺负和压榨的对象,到那里去找?

    “哼!魑魅魍魉!”张恒不屑的想道。

    不过这确实很头疼啊,所谓破家县令,灭门令伊,在现代的时候,陈明就见惯了那些打着各种旗号,行吃喝卡要之便的小人。

    对于这种人,张恒深知,必须要一次就打疼他,让他留下深刻教训。否则这些家伙就会像附骨之疽一样,紧紧缠上来,直到你家破人亡。

    “对了,在下听说,贵府郎君染上了风寒,不知现在是否好些了?”在许久的沉默之后,那个男人忽然出声问道。

    “不劳明公挂记,我家叔叔已经好多了……”只听嫂嫂淡淡的答道:“想必很快就会好起来,或许还赶得上下个月的游学,听说这次游学宏隆公子也会在其中呢!”

    “嫂嫂威武!嫂嫂荡漾!”听了嫂嫂的话,张恒几乎有点控制不住,在心中欢呼着。

    宏隆公子,姓桑,乃是当朝重臣桑弘羊之孙,年岁与张恒差不了多少,同拜在毛博士门下。

    虽然张恒以前只是远远的见过这位贵公子几次。

    然,无论如何,张恒与其都是师兄弟的关系,有同窗之谊。

    借着这面大旗,今次当是可顺利渡过了。

    “贵府郎君吉人天相,福缘深厚,当会无恙!”许是拿捏不住了,那个男人在稍稍思虑了一下后道:“至于刍稿之事,夫人不用着急,县尊大人催的倒不是很急……乡里乡邻的……能帮的,在下定然会帮!”

    变色龙!张恒摇了摇头。

    然他却知道,今次只是对方的试探罢了。

    所谓刍稿之税也仅仅是个开端。

    这些豺狼,只要猎物露出破绽,他们便会一拥而上,将猎物吃的半点不剩。

    


推荐阅读:秦皇纪娶夫纳侍权力巅峰无尽丹田大官人悍戚大清隐龙乡村艳妇重生之校园特种兵重返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