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人一步一登高,如走在缓缓升高的阶梯上,开始俯瞰这座人间城池。
小桃树一行已经转入一条相对宽敞的街道,那位红马红衣的女子武夫,慢慢前进,从二位老人的脚底下走过。
城门口行人渐渐多了,熙熙攘攘。
更远处,那一条条街道,小巷,忙忙碌碌,一团活气。
清流城上空,便有一道道烟霞如江河,缓缓流动,那就是人气了。
只是,看见的人极少。
而两位老人看得分明,这应该称得上“人气鼎盛”了。
黄袍老人微笑道:“病秧子,你说,老猴子会在哪一处旮旯猫着呢?”
缁衣老人目光飘忽,看向那一条条街道,一处处巷弄,摇摇头,轻笑道:“不知道,不过,老猴子一定在城中。”
黄袍老人伸手抓去,那一缕缕人气,随之而来,然而,又随之而去。
黄袍老人无奈笑道:“人气,还真是不能强取之物,倒是稀奇!”
被称为“病秧子”的缁衣老人,看向身边,这位多年的老朋友,心中思虑颇多。
号称“守山犬”的老狗,也就是星星台的黄斗老祖,在白熊王朝的那座星星山上,几乎从来没有离开过山门。
即便有,也是屈指可数,所以才会有“守山犬”的名号。
这一次,居然主动出山,而且,去了他的止屠山,说是一块到清流城来看看。
所以,他们就来了。
“娃娃其腴”和“娃娃在东南”,他们自然一清二楚。
说到娃娃,整个腴洲,最厉害的娃娃,不就是“张疯子”那位大仙尊。
众所周知,爵公爷的人选,那件白龙袍加身之人,向来是战力卓绝之辈,比如第一位“兆民加身”的爵公爷,那位“三”。还有距离现在最近的那位爵公爷,乙丁道人。
都是横压时代的人物,都是名冠万古的英雄。
其实,每一位爵公爷都不差,都有独夫的底子。
所以,“白藤谶”预言的那一刻,无数仙人便都想到了敕令山的掌令道人,那位战力强绝的独夫,“张疯子”。
只是,爵公爷成长起来的太少。
这其中和六宫关系极大,这件事还要从“三”,第一位真真正正的爵公爷说起。
那是三皇五帝之后,诸王纪元之前。
那个时候的天下,有些慌乱,天下一下子没有了主人。
“三”就是这个时候,“兆民加身”,一步步登圣,登圣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废宫。
废除六宫,因为六宫有些膨胀了,开始插手人间。
按照三皇五帝留下的遗命,有“六宫尊爵”的说法。
也就是,六宫尊爵公,说白了,爵公便是六宫的主子。
然而,六宫并没有把爵公爷放在眼里,更没有想到,爵公爷竟然废宫。
所以,那一场大战,“三”夷平了六宫山。
那之后,爵公爷和六宫的仇怨,便结下了。
以致于,后来的爵公爷多有夭折,成仙者少,成圣者更少。
如果,张疯子真的便是这一任爵公爷,依这位大仙尊的能耐,再加上“稷山玺”的“三气来灌”,登圣指日可待。
那么,到时候,六宫就真的要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了。
在这个天下无圣的时代,突兀兀出现一位圣人,谁能挡得住?
这时候,爵公爷要废宫,似乎毫无疑问,六宫铁定是要烟消云散了。
只是,礼宫的宫卿,那位董老儿,在清流城,一待就是二十年,什么意思?
难不成,二十年前,他六宫之中的易宫,就推演出了“白藤谶”的内容。
所以,他董老儿,故意在清流城,等着爵公登位,然后,杀之?杀一位独夫大仙尊?
缁衣老人,自嘲一笑,这怎么可能,不要说董老儿,就是他这位病秧子加上老狗,都不是张疯子的对手。
一身黄袍如挂星斗的老人,察觉到身边人的笑意,微微侧头,看向缁衣老人,笑道:“想什么呢?想着我为什么突然出山了?”
关于老狗的突然出山,号称“病秧子”的缁衣老人猜到一些。
除却爵公爷,争玺的事情,应该就是星星台弟子,再下东南的问题了。
二十年前的那场北伐,整个腴洲都知道,参战的兵家弟子,很多。
自然,其中的内幕,他这位腴洲最大兵家山门的当家人,知道些。
那位擅自挂上曹国小宰印的星星台弟子,的确是老狗的后裔子孙,而且是嫡孙一脉。
不然,老狗也不会隔着百万里,一指点出,要取那位武夫的性命。
只是,被春秋道人,一剑给拍了回去。
这件事情,同时,惹怒了当时尚且在位的那位大玄天子,竟然,一夜之间,尽数驱逐星星台弟子。
从此,星星台弟子再无人能够入大玄王朝为官。
如果不是忌惮敕令山,估计老狗一巴掌就要把那座朝武城给夷为平地。
然而,纵观腴洲,地气,人气最厚重者,都在东南。
而窥窥三步一撞门,三气不足,撞门无力,步步登高也就断了。
其中窥三之前,汲取地气,撞地门;窥六之前,汲取人气,撞人门;窥九之前,汲取天气,撞天门。
传说这是三皇老祖宗设下的坎,是冥冥之中的勘验,撞过去,才有资格步步登高。
所以,才会有百家弟子入东南,为的就是那股子厚重的地气和人气。
最重要的是那股子人气,大王朝的那股子傲气,精神气,还有那股子遮不住的王霸之气。
毕竟,若说地气厚重,一些高山大岳,丝毫不差于东南地脉厚重之地。
腴洲四大王朝,以中部的上济王朝国势最弱,北边的白熊王朝次之,然后便是西边的迦音王朝,最后,强盛莫过于大玄王朝。
身为星星台的老祖宗,不得不为门下弟子考虑,老狗自然是要借着“清流立国”这个契机,看一看,如何让门下弟子,再入东南。
缁衣老人看向远方,没有说出心中所想,轻轻笑道:“我在想三皇老祖宗,为什么在窥窥修行这条大道上,偏偏加入三气。”
怎么看,炼化灵气,步步登高,都没有问题。
为什么三皇老祖宗,偏偏纳入了地气,人气,天气,使窥窥登高有了“撞门”的说法,有了仙人“三气入海”的讲究。
使那一条阔阔的大路,一个坎,又一个坎。
使现在的登高路,灵气为主,三气为辅,而且,三气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人气。
这些,缁衣老人没有说,但是,黄袍老人都知道。
黄斗老祖,同样视线飘远。
两位老人,就那么站在高高的虚空中,视线浑浊,随意打量脚下的雄城。
黄斗老祖没有接话,他也不明白,为什么。
他在追忆那个遥远的时代,最初,是古神和古仙的时代,那是神纪。
神纪,也叫“一万”时代,接着,便是“十三诛古”,也就是“十三”时代。
后边,是“牧纪”,是仙人立国,圈养苍生的时代。
接下来,就是“皇纪”了,有“三皇伐仙”。
窥窥就是这个时候,有个名字,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窥一,窥二,和窥三,······还有窥十一,窥十二,窥十三······
窥一叫纳履,窥二叫宝宫,窥三叫金壤······窥十一叫槛仙,窥十二叫辇仙,窥十三叫柬仙。
还有窥十四襄圣,窥十五柬圣。
史称“窥窥正名”。
也是这个时候,窥窥不再单单炼化灵气,还要汲取三气。
所以,有了“窥窥下山”。
当然,神灵,仙人都在窥窥之中,都是窥窥。
“窥窥下山”自然也包括仙人,神灵。
那时候汲取三气,应该说是“浅尝辄止”,似乎三气并不是很重要。
无论是窥十之下,窥三,窥六以及窥九的撞门,还是窥十之上,仙人“三气入海”的搭桥,那座“见海桥”,只要稍稍汲取一些,便都不是难事。
所以,没有几个山上人会待在人间,稍稍停留,仍旧回归山上,基本上没有重入人间之辈。
人间气浊,山上人委实不稀得瞧一瞧人间。
皇纪之后,帝纪的时候,情况有了一些改变。
汲取三气,不再是浅尝辄止的事情,因为那种稍稍汲取,已经撞门无力,搭桥艰难。
所以,山上人在人间,停留的时间,长了些。
那时候,对于人间,山上人,仍旧没有放在心上。
有句话,很形象,也很简短,像一句笑话,叫做“人间谁记得”。
帝纪之后,便是诸王纪元了,情况又有了一些变化。
汲取三气,是件重要的事情了,而且,稍稍汲取不足,便很有可能,撞门无力,就此断绝登高。
同样,搭那座“见海桥”不是一件容易事了。
这时候,山上人开始行走人间了,有一些,便再没有回山。
然后,就是现在的修行格局了,灵气与三气,平分秋色,缺一不可,是那步步登高路上的两条腿。
天气易得,地气富裕,人气难得啊!
山上人突然就矮了,走在人间,坐在门槛上,有人乘辇,有人得柬。
开始成为人间的客人。
希冀这活生生的人气,搭一座长长的心桥。
所以,现在的山上人,又有了一句笑话,是笑话自己个的,“人间记得谁”。
黄袍老人突然有些心情沉重,三皇把三气摆在了大道里,起初不显,现在,三气已经成了窥窥的大道。
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夜雨,一纪又一纪,三气,不知不觉就成了窥窥步步登高,不可或缺的脚。
而这只脚,人气最重要。
黄袍老人慢慢收回视线,轻声问道:“病秧子,你还记得圣人言吧?”
圣人言,除了那三句,圣人的规矩。
其实还有两句,预言。
黄袍老人说的自然就是这两句了,因为圣人规矩,尽人皆知,用不着问。
缁衣老人,眯眯眼,小声道:“你是问,那两句,一句是诸般尽头是人间。”
还有一句,不等缁衣老人说出。
身边星星台的老祖宗,满面沧桑,黄斗老祖便轻轻说出。
神仙走向尘埃中。